行业资讯
标识导视系统(Signage and Wayfinding System)是一套通过视觉标识、符号、文字、图形等元素,帮助人们在复杂环境中快速定位、导航和获取信息的系统。它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、商业场所、交通枢纽、医疗机构、校园、旅游景区等场景,是提升用户体验和空间效率的重要工具。
明确导视核心目标:指引路径、提供信息(如地图、警示、文化解说)。
信息层级清晰(主标识、次标识、辅助标识),避免信息过载。
确保标识在昼夜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可识别性(如反光材料、灯光辅助)。
2.环境融合
与自然或建筑风格协调(例如:古典园林用木质雕刻,现代园区用金属极简风格)。
利用地形、植被等自然元素作为导视载体(如地面铺装引导、景观墙标识)。
3.人性化设计
符合人体工学(高度、视角、阅读距离)。
多语言支持(国际化场所需中英文对照,景区可加入图标减少语言依赖)。
无障碍设计(盲文、语音提示、坡道指引)。
4.视觉统一性
系统化设计:色彩、字体、图形符号风格一致。
品牌/IP融入(如景区IP形象贯穿导视系统)。
1.信息传递:提供方向指引、位置标识、安全提示等功能。
2.空间导航: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目标地点,减少迷路风险。
3.品牌传达:通过设计语言(如色彩、字体、图形)体现场所的品牌调性。
4.安全管理:标识紧急出口、消防设施、危险区域等关键信息。
1.需求分析
调研场地功能(商业区、公园、医院等)、人流动线、痛点(易迷路区域)。
明确用户群体(游客、居民、残障人士等)。
2.信息规划
划分信息层级(一级导视:入口总览图;二级导视:区域指引;三级导视:具体点位)。
制定导视点位分布图,确保覆盖关键节点(交叉口、功能区衔接处)。
3.创意设计
风格提案:现代简约、生态自然、文化主题等。
原型设计(标识尺寸、材质、安装方式)。
交互技术融合(如二维码扫码获取电子地图、AR导航)。
4.实施与测试
制作样品并进行实地测试(可视性、耐久性)。
根据反馈优化(如调整标识高度或字体大小)。
1.标识类型
方向标识:箭头、路径指示。
定位标识:区域地图、You Are Here标记。
解说标识:文化历史介绍、植物科普。
警示标识:安全提示、禁区标志。
2.视觉语言
色彩:高对比色(红黄警示,蓝绿引导),避免与环境色混淆。
字体:无衬线字体(如黑体)易读,字号适配观看距离。
图标:国际化通用符号(如WC、停车场),减少文字依赖。
3.材质选择
户外耐候材料:不锈钢、防腐木、石材、亚克力(抗紫外线)。
环保材料:再生木材、低碳金属。
灯光设计:嵌入式LED、太阳能照明。
1.公园/景区
融入自然元素(仿木纹、石材雕刻)。
增加文化解说牌,结合景点故事。
设置电子屏显示实时人流和路线推荐。
2.商业综合体
动态导视(数字屏幕更新活动信息)。
分层导引(停车场、商铺、电梯分区指引)。
品牌色系延伸(如商场LOGO色用于标识系统)。
3.校园/医院
强调整洁清晰,减少视觉干扰。
急诊区域用红色突出,科室分类用色彩编码。
无障碍通道标识醒目。
1.过度设计:装饰复杂影响信息传达。
2.忽视维护:材质不耐久导致标识褪色、破损。
3.忽略环境变化:未考虑季节植被遮挡或夜间照明不足。
1.智能化:GPS定位、手机APP联动导航。
2.可持续设计:太阳能供电、可回收材料。
3.沉浸式体验:AR虚拟导览、互动投影标识。
景观导视系统设计的本质是“无声的服务”,需在实用与美学之间找到平衡,最终让用户感受到便捷的同时,也能体验场所的独特气质。